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文学清溪”上新,再迎作家团“回家”

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3-09-13




蟹黄

文化赋能何以能?请看今日清溪村。乡村振兴关键在人,文化赋能不仅让一方乡土被“看见”,更让农民成为“主角”。


当文学源流与新时代乡土现实交融碰撞,必将激发出又一次“山乡巨变”。

▲ 航拍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。
因为“山乡巨变”,益阳一个小山村,又一次站上国内文坛的“风口”。
5月20日至24日,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将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、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活动主要举办地,再度迎来文学“大咖”齐聚。
清溪村是人民作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及其代表作《山乡巨变》《山那面人家》的创作背景地,被誉为“山乡巨变第一村”。
去年7月30日至8月1日,也是在清溪村,中国作家协会宣布启动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”“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”等系列活动。
不足一载,中国作协带队,国内顶级作家两度聚会清溪村,共话“山乡巨变”。显然,这绝非心血来潮的例行采风或“打卡”。

“上新”文学创作

为什么是清溪村?
观潮君认为,中国作协两度聚焦清溪村,主要是因为“山乡巨变”这个时代大主题和“做人民的学生”这个基本立场。
几千年来,中国的文学创作中从不缺乏乡土写作,但以文艺作品反映乡村改天换地的“山乡巨变”,还得从上世纪中叶谈起。
▲ “山乡巨变”第一村——清溪村。
从文学与现实的勾连来看,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四次“山乡巨变”,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。在反映时代主题、书写山乡巨变的众多作品中,周立波在清溪村创作的《山乡巨变》是最诚挚的作品之一。
60多年前,周立波举家从北京迁回益阳清溪村老家,在田间地头躬身体验乡村生活,创作出长篇小说《山乡巨变》。
▲ 长篇小说《山乡巨变》。
真正的写作必须聚焦时代主题,植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。
如今,作家们“回到清溪村”,并非只关注清溪村一地一隅的故事,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、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“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”。
自去年8月1日,中国作协在清溪村启动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”以来,已经收到各方来稿800余部,其中30余部作品通过评审纳入计划。
今年2月28日,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益阳举办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”网络文学改稿班,25名网络作家携25部最新创作的网络文学作品参加集中改稿。
……
▲ 清溪村是有山有水有美景的“家”。
可以说,在乡村振兴、续写“山乡巨变”的时代背景下,中国作协在清溪村接连举办文坛盛会,既是新的出发,也让文学热度再上新。

唱响时代之歌

乡村振兴关键在人,文化的意义在引领人。文化能让一方乡土被“看见”、被重视,更能激发农民的“主角”意识。
驱车不足十来分钟就能绕一圈的清溪村,对于文学创作而言,是广袤深厚的土地。这里是《山乡巨变》的见证者,更是今天幸福生活的创造者。周立波在书中写下“我要亲手把清溪乡打扮成一座美丽的花园”,如今都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照见。
步入清溪村,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清溪人的魂与志。时代传承,引领巨变,“立波精神”影响着无数人投入到家乡建设之中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湖湘儿女踏上新的征程。
▲ 俯瞰清溪村一景。
谈起清溪村的变化,村民们的幸福感溢于言表。这幸福源自他们的双手,反映在明媚的笑脸上。
原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感慨:“我们村回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近几年不少年轻人主动从北上广深返乡建设家园。”
“高铁站修到了家门口,柏油路通到了农家院,砖瓦房变成了小洋楼。每天来村里看书的、喝茶的、打卡的人越来越多。”今年50岁的村民卜雪斌这样说。
▲ 山乡巨变时代广场。
近年来,清溪村依托周立波故居,用活的“山乡巨变第一村”名片,着力做“响”红色旅游、做“深”文旅融合、做“新”生态农业,助推乡村产业兴旺。真正做到了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完成从落后小山村到中国幸福村的蝶变。
清溪村是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标杆,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缩影。“为人民创作、为时代放歌”的精神穿过岁月的烟云,历久弥新。以文立心,以文铸魂,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一直都在。

续写“山乡巨变”

清溪村是一个具有时代感的文学坐标,在袅袅书香和岁月更迭里赋予了新时代的使命。
如今,跨越时空的“山乡巨变”仍在不断续写,不仅是清溪村的故事,更是写到了益山益水间。
5月20-24日举办的“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”、中国作家“益阳文学周”活动,将在益阳高新、赫山、资阳、桃江、安化、南县等地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学和文学志愿服务,让作家真正走到人民中间。
5月15日,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益阳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,加快产业提质升级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“山乡巨变”。
沈晓明来到清溪村,实地察看了解文旅融合、乡村振兴、稻虾养殖等情况。他强调,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坚持以文铸魂,推动文旅融合,让乡村宜居宜业、群众富裕富足;要扎实有序推进土地流转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,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,实现稳粮增收。
▲ 王蒙书屋。
既要富口袋,又要富脑袋。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让益阳有深厚的人文积淀,“山乡巨变”之风,也让这座城市不断焕发出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,文化“软实力”成为益阳的“硬功夫”。
近年来,益阳市委、市政府强调以文化为产业赋能,大力发展集智力、创意、人才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,以“文化之笔”谱写出山乡巨变新篇章。
文化的肥沃土壤催生产业蓬勃发展。比如,文化资源大县——安化县,以茶马古道为依托发展文旅茶文化产业,涌现出多个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样板村落。走进安化,探访传承“肖氏祖训”大力发展教育的肖家村、以“梅山文化”为依托重视乡贤作用弘扬敢闯敢拼排帮精神的木溪口村等村庄,这些都能切身感受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。
60多年前,周立波先生把著作写在故乡的大地上;60多年后,众多作家追寻前人的足迹,为人民创作、为时代放歌。
从清溪村出发,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,一幅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。

螃白



走!去田野里动笔……




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,转载请注明。
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。
本周热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